本誌蒙局長的策劃下,在主任秘書丁傳居、秘書鄭永河、葉志誠等幾位熱心的工作人員,四處拜訪警察前輩、地方耆老,蒐集、翻拍歷史照片,並耐心的珠串收集來的一點一滴,而今終於完稿付梓。 做為本沿革誌的副主任委員,本人應該負責召集各編纂委員、編撰人員,協調章節內容,並對文稿進行整合工作。不過在執行過程中,倒發現了實質上的困難,我只能在撰稿體例方面力求統一,無法整合各篇文稿內容。在尊重來稿完整性的原則下,各篇都儘量依循各單位的意思發表。就這角度言,固然是尊重各主導蒐集單位,但卻也會出現重複論述的缺點。 針對這一項重複論述的缺點,我們也想給予彙整重擬,但卻發現這樣不僅會造成給讀者有一種詞不達意,甚至前後混淆的感覺。因為各單位撰述的內容或許是同一個時代,但著力點的年間卻不一定相同。再者,重新整合,也十分費時。基於數十年前交通不便的當年,屏東縣還算幅員遼闊,所以我們還是決定,重大史料或需統一論述的由警察局來統籌彙整當主軸,而地方記事就由各單位各自表述為輔。 透過這些相片畫面與文字敘述,我們讓當年的歷史重新顯現,「沿革誌」使老者永恆存在,還透過時光隧道來到今時,向各位後輩闡述過往的警察歷史。對年輕的人來說,這一本「沿革誌」提供了一個體會警察前輩所留下的工作軌跡,也感知一段段隱藏在圖像背後憾動人心的過往歷史。 編纂這一本沿革誌,我個人覺得遺憾的是,在尋尋覓覓的蒐集中,仍有許多的闕漏。所幸這只是溯源尋根的起始,希望屏東縣政府警察局的率先作為,會引發各縣市警察局的共鳴,冀望所有同仁都能大家一起來,期待不久的將來,可以勾勒出更完美的警察沿革過程。 最後本人要代表沿革誌編纂委員會向所有提供資料、照片和接受訪問的前輩表示萬分謝意!就因有了各位提供的點滴,才得以珠串出警察的過去歷史,但是編纂這本沿革誌不是在緬懷過去,而是希望它成為後輩警察的一面鏡子,讓我們一起傳承先人那一份捍衛民眾的精神。 |
瀏覽人次:5190 人 更新日期:102-08-06
|